您好,欢迎光临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他们让废旧钢铁重获新生
    寒风中,拆解员在作业。
    “废品里全是金子,低回收成本、高利用率,废铁、废旧家电、废旧汽车通过回收再利用,形成一条非常有价值的拆解产业链。”宁夏供销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铁军向记者讲述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流程。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灵武市经济循环示范区的宁夏供销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宁夏达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拆解一线,通过体验工人们的生活,亲历了废品变黄金的历程。
    切割工:一天30吨的切割任务
    在宁夏达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沉睡着8000多吨废钢铁。发动机一响,这些废铁就能变身成钢,支撑起厂矿高楼的脊梁。
    刘传波是剪切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切割工。他负责切分的是重料废铁。30吨的废钢铁,切割成一定尺寸,这是刘传波每天的工作量。进入三九天,室外最低气温已经接近零下20摄氏度。刘传波手里握的切割机时不时冒出火花,为了不伤到皮肤,他要带两层手套。即便这样,刘传波的手还是冻得裂口子。
    抓钢工:一年破碎20万吨废钢铁
    沈虎山是破碎生产线上的一名抓钢工,轻薄料废铁就流到了沈虎山这儿。他的工作是负责设备机械系统的操作和维修。驾驶抓钢车要具备特殊工种操作证。
    抓钢车运行时,巨大的钢爪伸进废旧油桶,一次性能抓起五六个废旧油桶。一个油桶16.8公斤重,五个油桶就是84公斤。油桶扔上传送带,经过一条漫长的破碎线,变成巴掌大的铁片,最终回炉加工,成为可回收利用的精料。沈虎山和工友们每天要检查操作系统的运行情况。早晚各巡检一次,这是为了保证破碎线全天正常运转。在破碎线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一年能加工20万吨废钢铁。
    周而复始的操作动作,让年轻的沈虎山手上长满了老茧。
    质检员:8000多吨钢铁都要过“火眼”
    2013年7月,武文坤毕业于三峡大学化学生物学专业。毕业后,他选择了再生资源这块“城市矿产”,并投身于质检工作一线。
    刘传波切割来的重料废铁和沈虎山破碎后的轻薄料,一定会经过武文坤的手。他的任务是紧盯废铁进厂、加工、出厂时的三个环节。检验毛料进厂时的品质,审查加工时的废铁尺寸规格,检验出厂时钢铁是否合规。8000多吨废钢铁都要经过武文坤的“火眼”。
    质检组有五名员工。“这块料超重了。”“那块料不够尺寸。”质检组有一套检验标准,这套标准就是硬杠杠,有了这条杠杠,废品出厂才能变成“金”。
    除了这条废铁加工回收线,还有一条即可着手开工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线。有了这条拆解线后,废旧空调、冰箱、电脑、洗衣机等电器都将会华丽变身。
    在灵武经济示范区,有30多家再生资源企业。汽车、橡胶、手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一条拆解线。经过高科技的流水线操作,废品从这里再次走向市场。
    本报记者 陈玲/文 郎凯/图
以上内容来自:银川晚报
 
业务板块 业务板块 新闻中心 招标信息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公司介绍
组织机构
发展规划
废钢业务
报废车业务
中再资讯
行业动态
公示公告
公开招标
拟中标公示
党建专题
文化动态
员工风采
社会责任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0951-4673632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地址:宁夏灵武市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再生资源板块) 手机:0951-4673632 宁ICP备2021002570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81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