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源与环境保护知识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②危险废物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一次能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其能量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木材等。二次能源: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而是人类利用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而取得的能源,例如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电力、氢能、沼气、蒸汽等。

④水体自净的机制有: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也称暖层)和散逸层(也叫逃逸层)5层。

水体自净的机制有: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⑦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等。

⑧固体废物防治的“三化”原则是: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一、基本概念

1、环境要素:是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亦称环境基质。

2、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3、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并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了改变,环境质量恶化,从而影响和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现象。

4、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题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叫环境容量。

5、环境自净:是指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逐渐降解逐步消除其影响、转化使其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以维持生态平衡的这种能力。称为环境自净。

6、公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

7、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8、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

9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10、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11、生态平衡: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12、生态城市概念: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13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14、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的要素。

15、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16、土地资源:就是指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地。

17、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8、能源:是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通过人类开发能够产生各种能量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19、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0、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21光化学烟物:主要是指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CH)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一种浅蓝色烟雾。又称“洛杉矶烟雾”。

22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等),也称酸沉降。

23、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24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的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25、固体废物:亦称废物,一般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26、危险废物:又称为有毒有害废物,这类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27、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量超过土壤基准量,而给生态系统乃至人类造成危害的现象。

28、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9、清洁生产:通俗的讲,清洁生产就是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清洁工艺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生产清洁的产品。

 

1、环境要素的属性有哪些?

1)、环境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

2)、环境要素的相互依赖性

3)、环境质量的最差限制性

4)、环境要素的等值性

5)、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连锁反应

2、环境的功能与特性有哪些?

功能(1)、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基本要素

2)、为人类提供从事生产的资源基础

3)、对废物的消化和同化能力(环境自净能力)

4)、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特性(1)、整体性

2)、有限性

3)、不可逆性

4)、隐显性

5)、持续反应性

6)、灾害放大性

3、环境污染的特征有哪些?

1)、影响范围大

2)、作用时间长

3)、污染情况复杂、污染容易治理难

4)、污染物浓度低、联合作用大

4、环境问题的性质有哪些?

1)、具有不断发展和不可根除性。

2)、环境问题的范围广泛而全面。

3)、环境对人类具有反作用。

4)、环境问题的可控性。

5、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环境问题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问题。

7、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1)、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

2)、资源浪费惊人,生态压力巨大

3)、环保成绩显著,形势依然严峻,长期对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4)、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5)、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和法规不完善,监督管理手段薄弱。

(6)、对环境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公众(特别是各级干部)的环境意识仍需提高。

8、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三个路标指的是什么?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9、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是什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0、什么是“三同步”、“三统一”?

“三同步”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统一”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11、我国的三大环境政策是什么?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谁污染谁治理;

3)、强化环境管理。

12、“一控双达标”的含义是什么?

“一控”即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双达标”是指所有企业的污染物总量和浓度都要达标排放。

13、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个部分?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4、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功能指的是什么?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功能。

15、城市的环境特征有哪些?

1)、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2)、城市环境污染源密集,污染物复杂

3)、城市环境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得到改善

16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水资源短缺、城市气候异常、耕地被占用、天然植被减少,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城市人口爆炸似增长、交通拥挤、居住环境不足、城市超负荷运转等环境问题。

17、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①、城市政府及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高;

②、城市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不断加大;

③、城市环境治理进程滞后,出现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

④、城市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尚难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⑤、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

⑥、城市机动车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⑦、城市环境治理突发事件增多;

⑧、城市环境治理经济政策激励效力不足;

⑨、环保产业化水平不高;

⑩、城市环境治理政策有待完善。

18、生态城市特征有哪些?

1)、整体性与复合性

2)、和谐性与藕动性

3)、高效性与内源性

4)、可持续性与协调性

5)、均衡性与安全性

6)、区域性与开放性

19、生态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与自然协调的思想

2)、以人为本的思想

3)、因地制宜的思想

20、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定位要正确、结构要合理、功能要健全、系统要稳定、管理要高效、发展要持续。

21、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人口增长速度快

2)、农村人口比重大

3)、人口城市化加快

4)、人口老龄化

5)、男女性别比偏高

6)、人口分布不均

22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发展将发生哪些变化?

一是人口总量继续惯性增长。

二是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人口负担系数出现新变化。

三是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四是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

五是人口流动迁移呈现新特点。

23、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23、自然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方面来考虑,自然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即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演变性和多用性等特点。

矿产资源绝大多数属于不可再生 的耗竭性的永远无法补偿自然资源。

24、自然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无论是直接消费的资源,还是间接消费的资源,都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和效益,同时排放残余物。物质和能源消耗量越多,废物产生量就越大。

25、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2)、优势矿产资源多半用量不大,大宗矿产又多半储量不足。

3)、主要矿产贫矿多,难选矿多,综合矿多。

4)、地区分布不均衡,相对集中。

5)、大、中型矿床少,超大型的更少,中、小型矿床多。

26、中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采选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综合利用水平低。

3)、资源的二次利用率低。

4)、矿产资源的消耗高。

5)、采矿秩序混乱。

27、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一多三少"

即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尤其是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一多三少")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

28、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主要的措施有哪些?

1)、强化土地管理。

2)、切实保护耕地。

3)、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4)、认真防治土地污染。

29、我国的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1)、全国的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和亩均占有量低。

2)、水资源量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4)、大强度降雨引起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河道的淤积,严重威胁防洪安全 。

30、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原因有哪些?

一是污染性缺水

二是工程性缺水

三是属于资源缺水

31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哪些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可净化环境、使空气清新、吸污降噪,并可起杀菌作用,有益人体健康。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森林资源少

2)、森林分布不均

3)、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4)、林地生产力低,经营管理粗放。

32、生物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1)、生物资源的再生性。

2)、生物资源的系统性。

3)、生物资源的地域性。

33、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物种受威胁和灭绝严重。

3)、遗传种质资源受威胁、缩小或消失

34、我国海洋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1)、全国海域资源开发未建立在科学的功能区划基础上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强度过大。

3)、海岸带区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背离自然动态规律。

4)、资源开发缺乏长远安排。

5)、海洋资源的调查、勘探和研究与海洋开发利用之间尚有一定差距。

35、我国的气候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1、纬度地带性强,南北变化大。

2、经度地带性强,东西变化大。

3、垂直地带性强,高度变化大。

4、时间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

36、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其能量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木材等。

二次能源: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而是人类利用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而取得的能源,例如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电力、氢能、沼气、蒸汽等。

37、能源问题重要性有哪些方面?

1)、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

4)、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

38、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2)、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

3)、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

4)、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39、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方面的约束性指标有哪些?

6个,分别为:

1)、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2)、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

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

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

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30%

6)、森林覆盖率将从20.36%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将从137亿立方米提高到143亿立方米。

40、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的问题有哪些?

1)、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

2)、能源建设不断加强,能源效率仍然较低。

3)、能源生产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明显 。

4)、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需要优化。

5)、能源需求继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41、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我国能源发展政策是什么?

1)、把能源发展政策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位置。

2)、超前部署重大能源建设和关键领域能源科技项目。

3)、多渠道增加能源开发和科技创新资金投人。

4)、建立合理的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5)、实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财税政策。

6)、完善能源管理体制机制。

7)、促进能源发展和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调节能源开发利用活动,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颁布实施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

8)、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国际合作。

43、水体自净的机制有哪些方面

水体自净的机制有: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挥发等作用使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水体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生物净化:是指由于水体中生物的代谢活动,尤其是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还原分解和藻类对营养物质吸收代谢的作用而引起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44、重金属对水体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有哪些?

特点

1)、重金属在离子状态毒性最强;

2)、重金属微量浓度即产生毒性;

3)、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反而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4)、重金属被生物成千上万倍富集;

5)、重金属可导致人体蛋白、酶失活,慢性中毒。

危害:

1)、微量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 ;

2)、某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甲基汞);

3)、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体内富集 ;

45、水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危害人体健康;

2)、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3)、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

4)、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

5)、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6)、造成经济损失。

46、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和陆地污染相比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污染源广泛;

2)、持续性强;

3)、扩散范围广;

4)、防治困难、危害大。

47、大气组分包括哪些?

气组分包括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

48、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成分、密度、电离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把大气层分为哪五层?

由于大气层(圈)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子组成、化学和物理性质、温度和运动状况、电荷等分布不均匀,所以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成分、密度、电离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以把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也称暖层)和散逸层(也叫逃逸层)5层。

49、对流层具有哪些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大约每上升100,温度下降0.65

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近地层的空气接受地面的热辐射后温度升高,与高空冷空气发生垂直方向的对流,构成了对流层空气的强烈的对流运动。对污染物质的扩散和输送起到了重要作用。

3)、空气密度大,对流层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4)、温度和湿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形成了水平运动(风),是大气污染最严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层,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

50、大气污染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1)、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污染物质;

2)、化石燃料的燃烧 煤炭、石油;

3)、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

4)、人工造成的事故,如毒气泄漏、火灾、爆炸。

51、什么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两者有什么差别?

一次污染物  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前者不稳定,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作为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应,后者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

二次污染物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两者差别:

1)、一次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不稳定,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作为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应;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

2)二次污染物是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3)、二次污染物的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52、粉尘具有哪些性质?

粉尘具有以下性质:

1)、具有吸附性。由于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力增强;

2)、电荷性。粉尘在低速风流运动时带负电,危害性大;在高速风流运动时带正电,危害性小;

3)、爆炸性。因表面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易发生爆炸;炸药就是根据这种性质研制的;

4)、光致迁移性。粉尘可吸收光释放能量,产生有规律的运动,逆光----远离光源,迎光---接近光源;

5)、热致迁移性。粉尘始终向温度低的方向迁移。

53、酸雨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1)、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

2)、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

3)、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

4)、使湖泊中鱼虾死亡;

5)、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6)、饮用酸化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54、什么是温室气体?主要温室气体有哪些?

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起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等。

55、臭氧层破坏的后果有哪些?

首先,它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其次,它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

再次,它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56、沙尘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由于长期干旱,而且地表少有植被覆盖,当有大风来临的时候地表的沙尘很容易被吹起且被输移。

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57、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

1)、生态环境恶化;

2)、生产生活受影响;

3)、生命财产损失;

4)、影响交通安全;

5)、危害人体健康。

58、固体废弃物的特性有哪些?

1)、资源与废物的相对性;

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

2)、成分的复杂多样性;

3)、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4)、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

59、固体废物防治的“三化”原则是什么?

固体废物防治的“三化”原则是: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60、为了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什么?

为了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

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61、固体废物的危害有哪些?

1)、侵占土地 ;

2)、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

4)、污染大气;

5)、影响环境卫生。

62、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哪些?

主要有四个:

首先,是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其次,是具土壤污染有累积性和地域性。

第三,是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性。

第四,是土壤污染治理的艰难性。

63、土壤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

2)、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3)、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4)、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64、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要领:全面发展

2)核心:以人为本

3)物质基础:发展经济

4)外部条件:生态资源保护

5)重要推动力:政府作用和社会参与

6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公平性原则。这里说的公平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代际公平”;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内公平”。

2)、合理需求性原则

3)、和谐性原则

4)、持续性原则

5)、共同性原则

66、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什么?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2)、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4)、健全环保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5)、实施循环经济

67、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什么?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简称3R原则。

68、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有哪几种观点?

归纳为三种观点:

1)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定义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本质被规定为尽可能的少用或循环利用资源。

2)从生产的技术范式角度定义循环经济,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学,其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

3)将循环经济看作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是以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利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

 

 

 

 
业务板块 业务板块 新闻中心 招标信息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公司介绍
组织机构
发展规划
废钢业务
报废车业务
中再资讯
行业动态
公示公告
公开招标
拟中标公示
党建专题
文化动态
员工风采
社会责任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0951-4673632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地址:宁夏灵武市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再生资源板块) 手机:0951-4673632 宁ICP备2021002570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8102000106号